这个蔬菜是百菜之王!养胃、清热、消积,钙含量还超过了牛奶,才几块钱一斤!
随着温度的下降,大家对于进补的热情越发高涨了。
特别是很多家长生怕孩子缺了营养长不高,给孩子做各种进补的菜,什么涮羊肉、炖排骨、煲猪肚鸡汤……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那就是上火。
大辛大热之品吃得太多,就容易引发喉咙肿痛、口舌生疮、流鼻血、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大便干燥、便秘等问题。。。
但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内热重,先想的是如何清热,可清热用得太多,反倒易伤脾阳。其实,问题的根本不在“热”,而是在“堵”。
所以,倘若孩子出现积食、便秘等瘀堵问题,关键要通利肠胃、通浊气,要“以通为补”。
一方面,要看看自己的体质,是不是真的需要进补,脾胃能否运化得了这些滋补品。
另一方面,冬天想要吃些温补的肉食,最好搭配一些性味偏凉,可以清热生津、通肠胃积滞的食材。
这个时候我们的百菜之王——白菜就很适合了。
白菜味甘性凉,归胃、大肠经。《本草纲目》载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和中,利大小便”。
北方到了冬天喜欢囤白菜,其实不仅是因为白菜产量高,便宜耐储存,也是冬天白菜是最甜的,叫做“霜打菜”。因为气温低,霜冻都结在菜叶上,叶子层层裹紧,被大自然激发的生存力也是最强的。
其中的低聚糖大量转变为葡萄糖味道更甘甜清爽。白菜的功效也有许多。
其一,白菜能养胃消食。
很多内热其实都是喂出来的。小儿本身脾常不足,如果吃了太多辛热滋腻之品,脾胃无力运化,就很容易积滞,既而化火生热。
脾胃是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中央枢纽。这么一堵,内热蕴结,向上熏蒸,很容易出现上火、感冒咳嗽、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问题。
而且到了冬天,阳气收藏于身体里,外寒内热体质的孩子特别多。
所以如果积食内热,可以吃点白菜清清热、消消积。

其二,白菜能清热生津。
除了积食的问题,冬天气候干燥,
白菜秉承了秋冬的收、降之气,也是养肺降冲的平和之物。
最近生病的孩子,感觉口干、唇干,人还特别虚弱、疲倦、无精打采、头晕、睡不好、没有胃口。。。
其实都是津液被耗散的表现。
可以给孩子做大白菜黄豆咸猪骨汤,帮助我们的身体生津滋阴,温和调补。

其三,白菜能润肠通便。
内热上火的人,还容易肠道津液不足,造成便秘、打嗝、腹胀难受等。
说到底,还是肠道有浊气,中焦瘀堵不通造成了积滞。
此时可以适当吃点白菜,帮助通利肠胃、清肠通浊。
而且从营养成分来看,白菜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每100克中约含0.9克,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通畅大便。
白菜还是蔬菜中的补钙冠军,每100克白菜中约含69毫克左右的钙。把白菜煮熟后榨成汁,它的钙含量几乎等同于一杯牛奶,非常适合小朋友吃。
白菜还有降脂作用,中医认为血脂高多因痰、瘀、浊、湿等垃圾堆积造成,而白菜有清理血管的效果,相当于血管的“清道夫”。
但白菜是性寒的,因此气虚胃寒的不宜过多食用。可以腌渍成酸菜或者加入性温的生姜来平衡阴阳。
所以说,冬天既想进补,又怕肉吃多了太滋腻,就可以用白菜炖羊肉、猪肉,既能疏通肠胃积滞,还能清内火。
虚不受补的人,或是要想清清身体的淤堵垃圾,可以把肉汤换成滋润温补的素汤,能清肺热、养胃阴、固肾精。
板栗性味甘温,有健脾养胃、止血活血、强筋补肾之功,可以中和白菜的寒性。
板栗煮熟后,还增强了健脾之力。
如果想要补肾固精,或是虚寒体质,那么白菜炖板栗便是个很好的选择,板栗甜甜糯糯的比肉还香。
这道汤其实是改良自道家辟谷的一道阴阳白菜汤。
简单讲就是清水煮白菜,不加任何的油、盐,来疏通肠胃、清浊排毒的,亦有疏风清热、宣肺通窍的作用,这样身体就不容易生病。
所以说,千万别瞧不起普通又廉价的白菜。你以为它不起眼,可其中的营养价值,正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藏馈赠,今天过后又对它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