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陵泉
足少阳胆经
GB34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取穴
①坐位,屈膝成90度,膝关节下方,腓骨小头前缘与下缘交叉处有一凹陷,为取穴部位。
②坐位,屈膝成90度;
③在小腿部,膝关节外下方,可见一明显凸起(腓骨小头);
④在该凸起前方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本穴。
概述
特定穴
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主治病症
①黄疸、口苦、呃逆、呕吐、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
②下肢瘘痹、膝髌肿痛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③肩痛;
④高血压。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肝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膝关节病变、肩关节周围炎、肋间神经痛、小儿舞蹈病等。配支沟主治胁肋痛;配日月主治胆囊炎;配环跳、委中、悬钟等主治下肢痿痹。据报道艾灸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胆总管规律性收缩,能促进胆汁分泌,对奥狄括约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②《马氏温灸法》:感冒,高血压。
操作
艾灸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50℃;
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
艾炷灸时间:5-7壮。
按摩
自我按摩,用手食指或中指的指腹端揉按此穴。
针刺
直刺1~1.5寸。阳陵泉和胆俞偏于治疗胆腑病,丘墟偏于治疗胆经病。《铜人》“阳陵泉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针入六分,得气即泻,又以久留针为要也,灸亦良”。
温馨提示:针刺需临床证明,请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