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
ST36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取穴
①坐位;
②同侧手张开,食指第二指关节桡侧缘对准犊鼻穴下缘,小指第二指关节处即是本穴。
特定穴
合穴
主治病症
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症;
②下肢瘘痹;
③心悸、失眠、癫狂等心脑病症;
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
⑤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要穴。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胰腺炎、肝炎、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休克、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动脉硬化、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配中脘、内关主治胃脘痛;配脾俞、气海、肾俞主治虚证腹泻;配三阴交、神门治疗心悸
②《马氏温灸法》:不少的古医籍均载:小儿不能灸足三里。认为灸之可妨碍小儿生长及引起目疾等。如《图翼》云:“小儿禁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实则像小儿脾胃不和、泻痢呕吐、痰喘等症,在灸其它穴时配灸足三里是常可取效的。只是应当注意,小儿不宜像成人一样以足三里做为常规保健穴使用,以免撤热于下,妨碍小儿生长。
③《针灸资生经》云:诸病皆治。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淤血,乳痈。《外治·名堂》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所以三里下气也。
艾灸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90分钟;温度:38-52℃;
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10壮。
按摩
自我按摩,用拇指的指腹端轻轻揉按此穴。或握拳用指间关节叩击此处。
针刺
直刺1-2寸。向下放散至脚趾。针尖略向上斜刺,并不断捻转运针,其针感可沿胃阳明经逐渐循股走至髀关、天枢穴处,少数病例可走至胃腑、剑突处。足三里是足阳明合穴,土中之土穴,回阳九针穴,是强壮要穴和肚腹疾患之常用穴。三十岁以上的人常灸此穴,可以保健。
温馨提示:针刺需临床证明,请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