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本质上是心寒了

33 2025-03-25

最近这两年 “上热下寒”可以说是养生圈的高频词了。 随便翻翻养生帖 总能看到有人在抱怨: 上半身像揣了团火,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失眠多梦, 下半身却像泡在冰水里,手脚冰凉、腰膝酸软、腹泻宫寒。 吃点温热的食物喉咙就痛,喝点清凉的又怕伤阳气, 真是进退两难。

 直到前两天刷到条帖子说: “上热下寒本质上是心寒了” 起初以为博主是被上热下寒这毛病折腾烦了在吐槽。 毕竟现代人谁没点情绪压力, 但点进去细看,发现还真有点道理。 当然 这里说的“心寒”可不是温度意义上的寒冷, 而是心神失养、阳气郁闭的特殊状态 。






 经常看养生文的朋友都知道 ,上热下寒的主要病机就是中焦不通。 脾胃就像是身体的交通中枢, 气机升降、水火交融全指着它运转。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现代人脾胃越来越差, 仅仅是因为饮食不节、熬夜久坐吗? 其实很多时候,情绪也是能压垮脾胃的稻草。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有过被“气到胃痛”的经历。 中医上讲“肝主疏泄” 肝气郁结就像堵车的路口,会直接影响到脾胃这个交通中枢。 长期的 委屈、焦虑、愤怒的情绪憋在心里,肝气郁而化火, 火气往上窜就成了口腔溃疡、失眠多梦。 而脾胃又会被郁结的肝气克住,运化无力。 下焦得不到足够的阳气,自然手脚冰凉、腹泻腰酸。 包括很多人一直吃养脾胃的食物,但养了很长时间还不见好转 就很可能是忽略了情绪的疏导 。

 所以调理上热下寒也是讲究先后顺序的。 分三步走:先疏肝,再健脾,最后引火归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三点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疏肝理气,把心里那团“郁火”散出去 
 疏肝是散郁火的关键 春天这股生发劲儿可不能浪费 可以多去户外转转,看看枝头冒的新芽,吹吹带着青草香的春风 自然界的升发之气最养肝 对于长期肝郁的人,还可以借助外力疗法 像前两天分享的解郁汤泡脚方就很合适

 


  



 解郁汤不是单纯的降火, 而是通过调和肝脾,让气机恢复流动, 相对温和又全面 。

 但 疏肝 更重要的是还是自我心态的转变 除了上面分享的两种方法之外 平时适量的散步、运动、出去玩也有利于肝气的舒发 。


 第二步:打通中焦,让气血流通顺畅 


 中焦通,气血活 只有中焦这个“十字路口”恢复畅通了 上焦的心火才能下温肾水,下焦的肾阳也才能上济心火 所以这时候的重点就是重建脾胃功能 推荐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揉腹 真的分享过太多次了




 


很多人第一次推就会有打嗝、排气、排便的反应 这其实就是脾胃恢复,气机开始流动的信号 

 当然 考虑到很多人可能没法长期坚持 所以再分享一个懒人版的方法 
  
 ✅南怀瑾  肚脐贴 原材: 艾绒、花椒、桂圆肉、蜂蜜 做法: 花椒、桂圆肉一起打粉 蜂蜜煮开至冒泡,冷却至温度适中 将打好的花椒、桂圆肉跟艾绒一起用蜂蜜搓成丸子 有条件的,还可以加点白酒一起搓丸子 

 这个方法就胜在简单方便 只要把它搓成个小丸子贴在肚脐上 纯阳的药气就会经肚脐吸收后 去温通中下焦气机 所以有些朋友贴上后没几分钟就能感觉到肚子在转


 

 

最后 饮食上可以多吃黄色食物(小米、南瓜),避开生冷油腻 日常也要注意避免一些伤脾的习惯 不要遇到压力、情绪不佳 就不吃饭或者暴饮暴食 脾胃喜欢从容,吃饭时细嚼慢咽 也是一味健脾药 


 第三步:引火归元,把“虚火”变成温暖肾阳的“真火”  
 上焦的火大多都是肾水不足导致的虚火 需要的是引火下行,让虚火回归本位去滋养肾阳 推荐3个方法 
  
 ✅乌梅黑豆水 食材: 烟熏乌梅3颗、黑豆30g 做法: 食材洗净加水,全部加入锅里 先大火煮开,再小火煮20分钟 不太能吃酸的可以加少量冰糖,还能酸甘化阴
 
 食疗方里 非常推荐乌梅黑豆水 乌梅一定要选烟熏过的,表面发黑带焦香的那种
这种乌梅才有收敛虚火的力道 效果好、简单,味道也不错 

  





 乌梅酸收敛火,黑豆滋补肾阴 能把上焦飘着的虚火引到下焦 已经有口腔溃疡、冒痘等上火症状出现了的,喝两三天就会有明显效果



 

像上面截图里的网友 早上舌尖发红喝了 下午就好了 见效很快、效果也不错 

  
 ✅吴茱萸贴涌泉穴 用法: 取适量吴茱萸粉,用醋调成糊 睡前敷在脚底涌泉穴 
 外疗法里,效果最好 名气最大的就是吴茱萸贴 无论是高血压,还是口腔溃疡、扁桃体发炎,还是头疼,上火牙疼 只要是上半身有热导致的病,用吴茱萸贴脚心效果特别好,堪称一大法宝 吴茱萸的辛热吸引火气往下跑,醋有收敛之性 两者配合能把引下来的热牢牢的收敛再脚心 这样上焦的热没了,下焦也不会那么寒凉了 晚上睡觉前贴上,一觉醒来,火消失的无影无踪 

  


 


✅金鸡独立 做法: 单腿站立,双手合十放在腰前 每天坚持3-5分钟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唯一的要点就是要保持身体平衡,让注意力集中到腿和脚(一开始站不稳也没事,坚持) 坚持几天 做的过程中能让人气血自然下沉 站到脚底发热时,说明阳气已归位 对口腔溃疡、脚底发凉特别有效 看下大家反馈: 

  



 最后,我想说: 身体是我们最诚实的伙伴  “心里少装点委屈,脾胃就多一分力气” 与其纠结“别人会怎么看我”,不如多关注“我想要什么生活” 毕竟 药物只能纠正身体的偏性,却治不好人认知的偏性
备案号:浙ICP备2023037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