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千万少吃这种肉,生湿生痰还生火,便秘脾气大、口干睡不好,越吃越伤
最近,身边很多人都上火、失眠了。
有个朋友说她:
整个人感觉有热往上冲,热好像悬浮在脑袋周围一样
整天都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解渴
老想清嗓子,总感觉有东西
晚上还失眠,3点醒来,6点才再次睡着……
我问,最近是不是吃了什么?
她说,可能是吃多了红油鸡片吧。
没错了,就是鸡肉。
鸡肉是动风助火的,本身脾胃差的人,还容易生痰生湿。打个比方,就好像把身体这个炉子的火烧得更旺了,于是造成了津液不足,火旺难眠等症状。
她又问我,那最近应该吃啥?
我根据五运六气和今年春天的特点,跟她讲了下调理思路:
一、养脾胃,让身体更通透,正气也更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金运不及,要增强肺卫之气,抵御“寒热错杂,暴寒暴热”。
三、春天肝经当令,要注意肝火旺的情况,宜适当疏肝。
四、很多人虚火上炎是因为肝肾不足,可以适当补一补肝肾。
然后推荐了对应食疗方,她吃了2天后,反馈说睡眠好了,不口干舌燥了,也不清嗓子了。
01
今年春天建议少吃鸡肉
尤其是这4类人
在《本草求真》中,是这样描述鸡肉的:
“鸡肉(专入肝)。……属巽而动风。外应乎木。内通乎肝。得阳气之最早。火动风生之象。”
意思是,鸡肉专入肝经、助肝火的,而且鸡肉在八卦里对应巽卦,也是煽动肝风的。吃它就有点类似于火上浇油。
今年肝火偏旺,大家根据自己身体反馈,千万少吃鸡肉。
下面这4类人建议尽量不吃。
第1类,咳嗽、感冒期间不宜吃。
咳嗽感冒期间,身体的正气都用来抵抗邪气了,脾胃相对虚弱,这时候吃鸡肉难消化,容易造成积食,生痰生湿。病情也可能加重。
第2类,心肝火旺、阴虚火旺不宜吃。
这类人可能便秘、有口气、口干舌燥、嘴唇红、舌质偏红、怕热口渴、小便偏黄,多吃鸡肉,就是在给身体火上浇油,本身睡眠差的会更差,本身大便干的会更干,本身脾气大的会更大,本身肝火旺的火会更旺……
第3类,脾胃虚弱不宜吃。
肝木克脾土,吃鸡肉一方面助肝木偏旺导致脾土被克,而另一方面,吃多了鸡肉也不好消化,就容易导致中焦瘀堵。
第4类,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等不宜吃。
在中医看来,荨麻疹和湿疹,本来就是春天外在的风邪引动了内在的肝风,而鸡肉吃多了,就是动肝风的。
如果实在想煲鸡汤补身体,可以用乌骨鸡,是入肝经血分的,可以补肝血,抑制肝火旺。
02
3月20日—5月21日
天气寒热错杂,又金运不及
宜肝脾肺肾同调
应该怎么吃,怎么食疗养护呢?
我们来看一下五运六气二之气的描述。
《黄帝内经》言: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意思是,今年3月20日到5月21日,天气本来渐渐热起来了,但客气太阳寒水克制了主气少阴君火,所以即便回温了,还是可能突然降温。
所以你看,这两天温度像过夏天,但是26—28日又会有寒潮。
这种时候,寒冷和炎热交替出现,气温剧烈变化,人体也容易表现为表寒里热。
并且,今年金运不及:
最直接是伤肺,易外感。
金不足以制风木,而火更易胜金,易风火大作。
金的收敛能力不够,容易出现头痛、咽痛、发热、口舌生疮等热症。
所以,这一阶段,我们要做的:
一是,养脾胃为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是,增强肺卫之气,抵御“寒热错杂,暴寒暴热”。
三是,宜适当疏肝,防止肝火偏旺脾气大。
四是,宜适当补肝肾,防止虚火上炎,口干舌燥等。
03
春分到小满
常喝山药正气粥
气机通畅了、郁热上火缓解了、正气也足了
春分到小满,给大家推荐一个山药正气粥,可以日常喝,或者一周喝两三次。
坚持喝,你就会感受到气机通畅了,郁热缓解了,正气也足了。
【食材】
鲜怀山药50g,芡实15g,连根旱芹50g,黑芝麻10g,粳米100g
【做法】
1.旱芹洗净、切碎,山药洗净,去皮,切丁备用。
2.芡实和黑芝麻提前泡发,粳米淘洗干净。
3.芡实和黑芝麻连泡发的水一起入锅先煮软,再倒入粳米、山药丁,旱芹,煮至粥成。
【功效】
山药,养肺阴、益肺气,增强人体御外能力。
山药+芡实,健脾祛湿,恢复脾胃功能,让身体运化更有动力,痰湿等垃圾也更不容易生成。
芹菜,平肝清热、利湿,通利肠道。
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乌发养颜,润肠通便。
【适用人群】
肝火偏亢、肝肾不足所致性情急躁、头晕头痛、口干口苦
抵抗力不足
脾胃偏虚弱,不怎么爱吃饭
身体气机不怎么通畅,爱上火,爱生湿
【不宜人群】
山药偏收涩,实热或便秘少食用
对芹菜过敏者禁用
急性腹泻或感染期
最后,我想说的是,
春天有美食,也有青草树木的芬芳
春天我们的身体也在不断发陈推新
春天一定要秉受春生之气,和万物同长
就从今天,就从一碗山药正气粥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