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一个月把肝养回来

25 2025-03-31

《黄帝内经》  有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疏泄,统摄气血运行,乃人体“解毒之枢”。长期熬夜、经常郁怒、饮食不节,肝气郁结则百病丛生。 



肝不好的十大表现

中3条就要小心了 

《医学纲目》  云:“肝病则周身皆病。”肝损之兆,显于表里,今列十症为鉴: 





1.发枯如草

头发特别爱出油,掉发严重,年纪不大却白头发越长越多。
2.口苦咽燥
总觉得嘴巴发苦、口干,刷牙容易出血,还有口臭。
3.丑时难眠
每天凌晨1-3点醒过来,翻来覆去睡不着。
4.甲现竖纹
指甲表面出现竖纹,原本的月牙(根部白痕)变小或消失。
5.厌油拒食
一看到油腻的食物就恶心反胃,完全不想吃。
6.面黄如土
脸色暗黄没光泽,痘痘粉刺反复长,化妆都遮不住。
7.目赤干涩
眼睛经常干痒、发红,看东西模糊,布满红血丝。
8.暴怒无常
动不动就生气、焦虑,记性也变差,注意力不集中。
9.二便失调
大便黏马桶冲不干净,小便颜色深黄像浓茶。
10.胁痛如刺

生气后肋骨下方隐隐作痛,感觉憋闷不舒服。      


古法养肝八术

 1.敲肝经 

“肝经起于大趾,循股阴。”——《针灸甲乙经》     

做法: 空心拳自大腿根部敲打至膝盖,早晚各100次,专破乳腺结节、经前乳胀。 




2.多梳头

 “晨梳百遍,通阳散郁。”——《养生论》  

做法: 晨起以牛角梳从发际线梳至后颈,重点按压百会穴,梳满百下,清头目、降肝火。 


3.拍腋窝

“腋下极泉,肝气所泄。”——《类经》     

做法: 双手交叉拍打腋窝与肘窝,每日50次,疏通“人体排污口”,肝毒去则面痘消。 




4.伸懒腰

 “伸者,舒肝气也。”——《诸病源候论》  

做法: 双臂高举过头,脚跟离地,拉伸至全身微颤,久坐间隙每日3组,破气滞、解春困。 


5.踮脚尖

 “申时气血注膀胱,引血归肝。”——《子午流注》  

做法: 下午3-5点双脚并拢踮脚尖,30次/组,小腿酸胀即停,助肝血回流,明目醒神。 


6.搓两肋 

“两肋属肝胆,搓之可散结。”——《医宗金鉴》     

做法: 双手搓热,沿肋骨快速上下揉搓30次,专治气郁胸闷,化解生闷气后遗症。 




7.按太冲

 “太冲为肝经原穴,泻火之要。”——《针灸大成》     

做法: 拇指按压脚背1-2趾骨间凹陷处,左右各3分钟,生气后加按5分钟,火气立降。 



8.还阳卧 

“卧法通经,血归于肝。”——《寿世保元》  

做法: 睡前平躺,脚心相对,双手抱小腿贴近腹部,保持10分钟,肝血归经,酣眠至晓。   



养肝三要 

食青方补肝 

《食疗本草》云:“青入肝,绿蔬解毒。”多吃西兰花、菠菜、芹菜,清肝明目。

 饮花茶降火 

《本草衍义》载:“玫瑰解郁,菊花清肝。”二者沸水冲泡,午后饮之,疏肝明目双效。

 亥时前入眠 

《遵生八笺》曰:“亥时三焦通,子时胆肝排。”晚11点前就寝,助肝胆解毒,胜服补药。

备案号:浙ICP备2023037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