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脾胃虚对孩子的危害

15 2025-04-21

一日朋友因为孩子的成绩特别差,找我咨询该怎么办?兴许那几天身边太多朋友孩子崩塌(都是苦心婆口好多年的朋友)那天情绪有点低落,我的语气有点重。有点恨铁不成钢地告诉她:我很早之前就和你说过,你的孩子如此挑食,只认一两样菜,肝火必定很旺,自然急躁没有耐心。而且鼻炎这么严重,吃了这么多消炎药,缺氧必然缺乏专注力。他的学业怎么会好?往长远地想,如此执念只认一两样菜,所以他的性格是极其固执的(朋友也附和,比如看书也只认一种类型。)这样的性格对他的社交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小时候就缩在自己家里,不与人玩。)一旦学业失利,或者他认准的事情不如意,很容易会造成抑郁。朋友说:是呐是呐,每次你和我说有所触动,但不多,缺乏行动力。     作为一个好奇心极重的斜杠中年,我隐隐约约感受到脾胃对孩子心理学业等产生了极大影响






脾虚的孩子,更容易捣乱


     午休时可以观察孩子们的午睡情况——平时特别喜欢捣乱的孩子,迟迟睡不着。虽然在老师的“淫威”之下,不敢乱动,但是那双眼睛是睁了又开,开了又睁,极其困难。反观其他30来个孩子秒睡,不一会儿教室里就想起了轻微的呼噜声。再继续观察这几个孩子,都是饭渣,中午几乎没有什么食欲。那么,为何脾虚会引发孩子不良的行为呢?   脾虚会引发肝火旺,肝火旺自然躁动调皮。


其一,脾胃就像身体里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 “小工厂”,肝脏则好比是管理身体里气血流通和情绪调节的 “小管家”。脾胃虚的孩子,往往是酷爱零食的孩子,一旦摄入过多甜食(包括水果)、油炸、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脾胃功能越发低下,导致这些食物会在肚子里“捣乱”,产生热气。这些热气没办法被脾胃正常处理掉,就可能跑到肝脏那里,让肝火旺起来。






其二,脾胃虚的孩子身体不太舒服,心情也容易不好,会变得爱发脾气、烦躁。这样的坏情绪会让肝脏这个 “小管家” 也乱了阵脚,本来能好好疏通气血的,现在气血堵在那里,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火气,也就是肝火旺。

其三,脾胃虚了,生产营养物质和气血的能力也变弱了。肝脏需要血液来滋养才能好好工作,现在血液不够,就像植物缺水一样,肝脏就会 “闹脾气”,出现肝火旺的情况。

其四,脾胃不好会影响孩子睡觉,孩子可能睡不踏实、容易醒或者做梦多。这样肝脏在晚上就没办法好好休息和排毒,气血流通也会不顺畅,慢慢地也会导致肝火旺。      






综上所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不难发现,睡眠不足、肝火旺盛,自然烦躁不安调皮不断。当然,结合孩子们本身的性格气质,一类直接成为班级刺头,无法受控地捣乱;一类则胆小怕事的,偷偷摸摸在背地里做小动作。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呢?

除了胃口不好,睡眠不好等,我们还可以通过孩子的嘴唇来判定。一般脾虚肝火旺的孩子,嘴唇猩红。小杜妈妈问我:为何每天陪伴学习两三个小时都无效。我的回答是:他的嘴唇长期如此猩红,肝火如此旺盛,何以静下来学习?

当然,还可以通过孩子的脸色来判定,脸色蜡黄嘴唇惨白,毫无血色。像我们班的小徐同学,就是看起来毫无精神气安安静静的,但一转头就是闹事的主儿,主要表现在做事懒懒散散缺乏规则意识,看似没惹什么大事,实则都在软使劲中。身心本为一体,照顾不好身体,自然也无法滋养出健康的行为习惯。     







脾虚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不难发现脾胃与肝脏息息相关,脾胃虚导致了气血淤堵,肝气不疏,有的如前面所说的捣乱不断,有的则郁郁寡欢。受点委屈,就跟林黛玉一样潸然泪下;遇点困难,就跟碰见猛虎一样停滞不前;遭点失败,就跟天塌了一样一蹶不振等等。久而久之,自然容易抑郁。

我这个斜杠中年,有个无官方依据地观察,抑郁的孩子都是手脚冰冷的孩子,其实也就是气血不足的孩子。倒回去我们不难发现,脾胃既然是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 “小工厂”,那么自然是身体制造气血的 “小工厂”。脾胃虚弱了消化就不好,气血不足(之前观察过我的一个得了抑郁的学生的舌苔,真的是发紫,显示出了脾胃极度虚弱)。






那么,是不是脾胃调好了,气血足了,肝气疏通了,抑郁是不是就好转了呢?如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所言,抑郁在西医上治疗需要终身吃药,但罗医生认为泡泡疏肝汤疏肝气调睡眠,再补脾胃,是可以得到好转或者痊愈的。同样没有官方印证过,但是我觉得抛开种种因素,睡眠解决了、脾胃调好了、肝气疏通了、气血充足了、身体暖和起来了,就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所以随着身边越来越多孩子崩塌,亲戚朋友询问我时,我都是告诉他“泡疏肝汤”“调脾胃”,然后再听医嘱(毕竟非官方,无法下结论,但是内调身体一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日常中,家长们特别要关注孩子的手脚是否暖和,特别是心思细腻的娃,及时调理及时跟进。    



     



脾虚的孩子,更容易鼻炎


    鼻炎几乎成了大部分孩子的病,西医治疗也是一堆的分类,什么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性鼻炎、季节性鼻炎等等。然后在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听到这样的结论:终身不可愈,只能靠药物

中医看鼻炎,讲究从人的整个身体状况去考虑。我曾听过一个中医对鼻炎最最直接简单的解释。他说,主要是因为气血不足引起的,当气血通过任督二脉传送至鼻子以上部位,就已经无力了。所以鼻子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之中,导致鼻子一圈细菌常年滋生,无法根治。

这样一解释,我们再对照一下现在孩子的生活方式,大概就明了了。前面说过脾胃虚自然气血不足,加上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困在狭小的空间里久坐学习,自然无法将气血运输到终点——人中。如果鼻炎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运动时,鼻涕流个不停,再坚持一段时间发现鼻涕就没有了(因为当你运动的时候,不断在刺激脚底板的穴位,提升了气血循环能力,鼻子温度上来了,身体就开始把细菌赶出去,也就是鼻涕。)    






所以倒回去想,大家是不是很容易理解,为何脾胃虚的孩子更容易得鼻炎?因为气血不足啊。再拓展开来讲,当孩子得了鼻炎,身体经常会处于缺氧状态,自然会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睡眠不足,然后又绕回了肝火旺盛,肝气郁结之上。

而且久而久之,鼻炎会导致腺样体脸型龅牙,颜值下降。因此,同样非官方印证,大部分抑郁的孩子,都是有鼻炎的孩子,我想不管是样貌变化,还是身体伤害,多多少少都起到了作用。     
    在学习了中医之后,我才意识到脾胃对整个身体起到如此重大的影响。很多想法都是源于中医的理念,以及自己作为母亲和工作多年的观察。因为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好像很官方的证据一样,迟迟未写这篇文章。但是当看到一届孩子的脾胃不如一届孩子,一届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如一届孩子时,我就想分享出来,至少让更多的家长朋友们,重视孩子的脾胃。尽量控制甜食、控制辛辣、控制油炸等食物,加强户外运动,用心养好孩子们的气血之本“脾胃”,助力孩子成长出一个健康的身体,进而滋养出健康的心理。   

备案号:浙ICP备2023037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