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咳、鼻炎、闹肚子?秋日艾灸收复病根

235 2024-09-17
《黄帝内经》记载: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


🍂秋分之后,脾胃、肺脏力量弱的姐妹,要重点养护。阴阳转换后,气温逐日下降,寒凉渐重,阴气上升抑制了温热阳气,许多阴寒症开始冒头。


比如咳嗽、胃痛、腹泻、手脚冰凉、怕冷等寒症;呼吸道问题更是频繁发作,比如过敏鼻炎、呼吸道炎症、肺炎等等问题。






👐🏻脾与肺是母子关系,会相互牵连,脾胃弱,肺腑就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小孩子,脾胃没有发育完全,牵连肺腑,咳嗽、鼻炎问题特别多,也容易犯。小孩子在秋冬季,脾胃要特别注意调养。


都知“秋收冬藏”,而秋季的“收”,是冬季“藏”的基础。肺主一身之气,秋气之应,是养收之道。若秋天阳气没有收好,那到了冬天,阳气也无法“藏”好,就会出现阳虚的问题。


💦那些阴寒症的冒头,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这时顺应节气的阴阳变化,施以“温热”的艾灸,可说是恰到好处。



🌿艾草作为纯阳之草,有很强的温阳散寒作用,能够为人体注入更多能量。补上不足的阳气,封住寒湿入口,温通经脉,推动气血,让“秋收”不把病根收进去。

秋天多艾灸,可以让身体暖起来,脾胃、肺腑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不知道选什么穴位灸的姐妹,可以灸这几个黄金穴位

⭕适合秋季艾灸的穴位:肺俞穴、膻中穴、中脘穴、合谷穴、丰隆穴、足三里



这几个穴位整体都针对着脾胃、肺脏的调养,可以每日灸或隔天灸,也可以连续灸几天,然后休息两天再灸



🌞暖暖的艾灸中度过整个秋天,咳嗽、拉肚子、怕冷的问题自然会少很多,等进入冬天,身体也会舒坦很多哦
备案号:浙ICP备2023037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