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秋冬"脾胃的动乱期",都是靠这碗粥度过的

212 2024-11-03

医院里最近外感的娃儿好多。都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娃娃们估计是自身的正气值太低了,抗病能力下降,才让病邪之气乘虚而入。


正气是什么?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说到底,正气就是免疫力。

正气从哪里来呢?



罗大伦老师说:“身体的正气从脾胃来。”《黄帝内经》里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我们之所以身体强健,能抵御风、寒、湿、热等邪气,生病少,根源在于我们的脾胃好,能够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营养,并且输送到全身,濡养四肢百骸。

所以人们也常说“脾胃好,病不找”





怎么看大人或者孩子的脾胃是不是足够强健呢



小孩子可以看看食欲。


孩子如果是一阵儿吃得香,一阵没食欲,出现口臭、拉粑粑困难,这种反复积食的情况,那脾虚的可能比较大。

脾胃虚弱,所以稍微吃多一点,就运化无力。


成年人可以看看体型。


脾健运失常,营养物质堆积,就会导致身体浮肿虚胖

脾胃不能把食物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是直接作为废物排出,身体吸收不到营养,人也会变得消瘦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身体的反馈: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吃点凉的就容易拉肚子、睡觉流口水、脸黄嘴唇发白……其实都和脾胃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强调,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只有平日里合理的饮食、健康的作息、适量的运动,做到不伤脾不伤阳,自然正气足,少出问题。





除此之外,平时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来帮助健脾升正气。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给小朋友补回受损的元气和脾胃,最没有负担的方法,就是用小米熬一碗米油了,中医认为它“尽得谷米之精华”。




小米熬煮出的粥,米香四溢,米汤冷却后表面浮着厚厚的一层米油。轻轻地嘬上一口,Q弹软糯,香甜爽口,越喝越香。



煮好的小米柔软易嚼,都不需要细嚼,就从口中柔滑地滑入胃部,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和中益肾,暖暖乎乎,一家老小都适合。


备案号:浙ICP备2023037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