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十年经验分享(不上火)
谁不想气血充盈啊
但补了那么久,为啥还是气血不足
误区1:觉得自己只有一个点的问题
不存在单纯气虚 或者 血虚
现在人 最多的 都是又堵又虚
无非有的人 气更虚,有的人 血更虚
打个比方:
一个植物生长的很强健
你会发现,它的根系很粗壮、叶脉很发达,葱葱郁郁、浓密茂盛
而植物有病了
你会发现它各方面都很弱
人也是类似的
误区2:过于单一,可着一样吃
刚知道啥好,就把那一样当救命稻草
饭可以少吃,那一样雷打不动
比如:
只是,体质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
只一味的补脾,气、血的供给跟不上,瘀血、痰湿化不掉,也不会太理想
就像植物长弱了,我只是给它施肥,而且只施氮肥,虽然氮肥很重要,但这肯定是不行的
需要边松土、边施肥、还得配合除草...
误区3:过于绝对,比如啥都不敢吃
就没几样能吃的,补也不行、泻也不行
每天就是主食主食主食,加少量蔬菜
吃的人 体质越来越差
那时还有一点就是:人也过于谨慎,一切都怕影响药效...
但现在想想,着实没有必要
整天怕这怕那,殊不知,事物本就是一体两面: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选择高品质的食材,吸收它的优势 来 弥补我当下体质的短板
如果什么都怕,既错过那么多享受美食的愉悦、又错过那么多滋养身体的能量、还经受担忧恐惧的内耗,身体不虚才怪
避开这3个误区,补气血的路就顺畅了很多
既不会把 某一种补品 当仙丹 过度吃
也不会总担心 某一种补品 有过强的副作用不敢吃
这样就会有更多可供选择的来源, 以循序渐进的完成气血充盈
除了保证气血充盈的来源,想让气血充盈起来 咱还得再解决下面2个问题
1、会上火
之前也分享过,其实主要就是:
造成能量没被吸收运化掉,反而害化成了痰湿 火气
吃太多的问题,打个形象的比方:
这种减量就能解决,从最小量开始,疏通经络就行了
2、补了没反应
2种可能:
1)当下 人太燥了
养生怎么说呢,不是西药那种吃完立刻有巨大变化
越是长久有用的,越是润物细无声一样(如果变化特别激烈,该小心有副作用了)
所以只有人静下来,才能感受到 每次这种细微的变化
2)用的量不到 或者 选材、做法、食用方式 不太对
以上都整明白了,那就只剩一个问题了:用什么来补
可供选择的补品很多很多,常用补气 补血 的药材 食材,中药学、食疗学上 目录都有很长
日常我也都有给大家分享过不少,接下来 我只列我至少坚持吃过3个月,我觉得最为经典的
1、补气
西洋参/红参/人参
只要是上好的都可以
还有就是一般的用十根 不如上好的一根(当然 不是特别亏 也没必要用那么好)
2、补血
木耳、大枣、藕粉、桂圆肉、葡萄干都有养血效果
还有血中圣药当归(但当归只是让血分各归其位;就是说如果你是虚损,不能指望当归,得从底子上加营养).
原则1:气、血同补
即使血虚更重,养血一阵后 一定能要注意补气
气虚也一样,补气一阵后,一定要注意同步补血
原则2:边通边补
尤其气血不足,还有结节、囊肿的
想让自己气血充盈起来 唯一的解法就是边疏通 边进补
怎么疏通,来找我们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