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碗“冬日消食水”,又好喝、又易做、还能健脾润燥,冬补更得力!

228 2024-11-25

气温越来越低,该是冬补的时候了。但是冬天又燥又冷,孩子脾胃不足,就怕吃多了、吃杂了,容易积食内热、上火嘴干!所以这个时候,“防止积食”相当关键。


家长每天可以花几秒钟时间关注孩子的消化状况:


• 闻闻孩子口气是否大;

• 摸摸孩子小手心是否热;

• 看看舌苔是否厚腻;

• 观察大便是否有干结、便少、溏稀等情况;

• 晚上是否有睡不安、翻来覆去。


以上只要中了3条以上,就要给孩子消积食了。


传统消积食的方子有很多,比如很有名的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鸡内金汤、橘皮茶等等。但这些方子要么材料不日常难准备、要么消的作用太猛不适合孩子、要么味道不怎么好,孩子不爱吃。


今天介绍1碗消食水,材料都很日常,关键是做出来酸酸甜甜非常好喝,同时不仅消食,还能健脾、生津,非常适合燥热寒冷的冬补时节。


健脾消食、调理肠胃,喝1碗水


这碗消食水由3个冬日常见食材组成:山药、苹果和山楂。



• 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益肺止咳、补肾涩精的作用。性质温和,不寒不热,口感软糯,味道甘甜,尤其适合冬补食用。



• 苹果性凉平味甘、微酸,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润肺除烦、润肠通便的作用。苹果味道酸酸甜甜,孩子特别喜欢。



•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等多种功效,能够刺激消化液分泌,能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更好地消化吸收蛋白质和脂肪,所以最善消肉食积滞,冬补时节经常就会吃多牛肉、羊肉、鸡肉,所以非常合适。



山药苹果山楂水


材料:

山药10-20克(建议铁棍山药或淮山药)、苹果1个、干山楂3克(或新鲜山楂2颗)、清水适量。



制作步骤:

1、将苹果洗净切块去核,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处理山药时戴手套以防过敏)。

2、将切好的苹果、山药和山楂放入砂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

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20-30分钟,直至食材熟软、汤汁浓郁。

4、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或黄糖调味。



这道消食水味道酸甜可口,2岁以上的孩子都能喝,孩子不会抗拒。而且材料日常,非常好做。孩子有积食了可以立刻煮一碗喝,干咳、咽干、消化不良的时候也可以喝。孩子吃得多、爱上火的时候,作为日常健脾益胃、润燥通便的食疗饮品,一周饮用1-2次也可以。



但是如果孩子有反酸、胃酸过多的情况,就不宜吃了。


一套腹部操,打造冬补坚实基础



但是,要让孩子无积食、消化好,光靠喝消食水是不行的。尤其在孩子有积食的情况下,脾胃运化功能已经大大减弱了,食疗方再有效,如果脾胃接受不了,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



这个时候,加上不给孩子脾胃增添负担的小儿推拿外治法,就更靠谱了。


冬补时节,不妨每天都给孩子做一套“腹部操”,直接作用于脾胃部分,通过穴位推拿调动关键脏腑的功能,调和脾胃、消食导滞、调理肠道,冬补事半功倍。


这套腹部操很简单,只需4步:



第一步:揉中脘

调中和胃,消食化积


做法:家长将手掌擦热,掌心或掌根轻轻放在中脘穴上(脐部正中上4寸处)顺时针揉动1-3分钟,频率一般保持在80~90次/分钟为宜,以中脘穴局部有温热感,并持续向腹内渗透为度。




第二步:揉三穴(神阙及两侧天枢)

益元固本、消积泄浊、疏调大肠


做法:中指置于神阙,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天枢,同时按揉三穴,称揉脐并天枢,从轻揉到稍有力,揉1-3分钟。





第三步:分腹阴阳

调和脾、胃、肝,疏通中焦


做法:孩子取仰卧位,暴露上腹部,操作者面对孩子,两拇指放在剑突下,然后分别从剑突下沿着肋弓方向朝两侧分推,边推边从上往下移动,直达脐平面,要注意分推的方向从上至下从沿着肋弓方向逐渐至水平方向。从上至下为一遍,一般操作10遍。





第四步:顺逆时针摩腹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调理肠道


做法:全掌掌面接触脐周的皮肤,上至肋缘,下至耻骨联合,左右到腋中线,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轻摩1-3分钟。





这一套腹部操,适合在饭后1小时或者睡前做,每天都可以给孩子做一做,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明显看到孩子消化的改善,让冬补补得进去。





备案号:浙ICP备2023037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