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有个“坑”,专治不开心,暴怒与内耗,用法不一样

82 2025-02-20

春季养生重点是养肝,首先,保持情绪平和,避免生气至关重要。否则,再好的养生方法用起来都是事倍功半。然而,世上不如意十有八九,谁能真正让自己一直保持舒心呢?

有的人生气了是暴躁的:眉毛竖起来,声调拔高,大吵大闹,摔东西,直接将心里的不满发泄在事物上;事后,他们往往面红耳赤,口干口苦,难以入睡,甚至连续几天都处于激动易怒的状态。


有的人生气了是抑郁的:哪怕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但表面依然是紧闭嘴唇,不说话,面目低沉,以求自我消化。身体里积攒了怒气却没有出口,很快便会攻击身体,气得腹痛、气得悲伤欲哭、气得叹息。


由此来看,抑郁应该比暴躁发怒更伤身体。




但不说话的人不代表只会生闷气,反而可能是静能生慧。利用好安静不吵闹的性格,更有助于找到不生气的智慧。
而暴躁的人控制不住自己便会伤人伤己,这样的人更应该学会在生气的当下用正确的方法排解情绪
负面情绪来了,具体怎么做才好呢?


内向又抑郁的人
我不劝你说出来,也不劝你怼回去
只愿你自私一些
多关心自己

请不要再说那句:你说出来啊,不说出来怎么解决问题?但凡一个人能张嘴把话说出来,他就不会选择生闷气伤害自己。
这种时候的沉默,不是冷暴力,而是身体已经没有实力支撑自己去表达、去向外求如果硬要逼着自己去说,那后果可能不会很好。
我自己就是个内向的人。有一次,我和另一半闲聊的时候“生气”了。身体上,我感觉肚子里的怒气是冰凉的,它从胸口慢慢涌动到胃和小腹,逐渐凝结成一个疙瘩。然后我会觉得肚子里绞痛,一些被挤压的气在肚子里乱顶,难受的时候,想要通过多打嗝和排气来缓解。





十年后,我也生气,但我选择不理他,而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觉察到自己生气了,我便立刻回房间关上门,捧起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读着读着,胸中的怒气就散了。
作家李娟说:生活的痛苦,能让你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我与队友的那些别扭,其实是小事。而我觉得就像是被刺扎了一样,它能提醒和促使我去读书、去学习、去泡茶、去养生,去做一切能滋养自己的事。如果没有这一茬,可能我此刻依然瘫在沙发上刷着手机,与他聊着些没意思的话。
内向的你,在觉察到生气的当下,要做的不是立即争个对错。而是要懂得保存实力,尽量不要让任何人和事来消耗自己,去做一切能让你感到舒服的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就会发现,当再次面对让自己不舒服的情景时,你的内心更有力量了,那些让你生气让你伤心的事情,其实和自身比起来真的没什么。


暴躁易怒的人
气大伤身
愿你学会尽快排解怒气

我有个朋友,性格强势,脾气一点就炸。有段时间,她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来就落下一个难缠的慢性病。人都是爱惜自己的,现在的她,脾气温和很多,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她因为一句话和人大吵大闹的情景了。

我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脾气比起前两年可是好太多了啊。”她笑着说:“也没什么,在乎的事情少了,就没什么生气的了。”


除了心态上的放松,我还观察到一个有用的细节,那是一种呼吸方法,也是南怀瑾老师提到过的一种“气功”。

“消气功法”具体操作:感觉自己生气的时候,先张开嘴巴呵出一口气。不用纠结是哈出来的还是叹出来的,只要张嘴将怒气吐出来就行。然后用鼻子深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生气。

我自己后来也尝试了几次,真的当下就能让气息平静下来。

人在生气的时候,都是憋着一口气的。这个气就是怒气,想开了或者撒出来了,怒气就自然散开,想不开也说不出去,便气结于心很多人在怒气难平的时候,会说:我咽不下这口气。
因此,在生气的时候,必定要先吐出这口“恶气”。若是憋在身体里,这个怒气就会影响身体经脉,让身体感到不舒服,甚至伤身导致疾病。


春季主肝气生发,最怕生气

如果已经生气了,为了避免气结伤身

还可以用到一个消气穴位

“太冲穴”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按揉太冲可以疏通肝经关卡,帮助郁滞的气流通起来。艾灸太冲可以温养气血、激发肝经阳气,改善情绪低落、抑郁的状态。

太冲穴位置:在足背上,由第1、2趾缝向上推,大约推到1、2跖骨之间结合的地方时,会摸到一个凹陷处,这就是太冲穴





按揉太冲穴适合:发脾气、生闷气、压力大的人。

按揉手法注意:可借助经络棒或者光滑的工具。刚开始有些痛,手法要由轻到重,持续按揉疏通。

时间和频率:日常保健每次按揉3~5分钟,情绪状态差的时候可以按揉10~15分钟。每天2~3次


艾灸太冲穴适合:疲惫、气虚、精神抑郁的人。

艾灸手法注意:艾条悬灸,燃烧的艾条距皮肤约2~3厘米。体感温度以保持温热为宜,类似晒太阳的温度。

时间和频率:每次10~15分钟,每周2~3次即可。


注意:上火的时候不宜艾灸。


中医认为"怒伤肝",养肝不仅是养生之道,更是修心之法

当我们学会与情绪和谐相处,不仅守护了健康,更收获了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备案号:浙ICP备2023037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