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脑发展最好的营养剂,第一是运动,第二种现在的父母想不到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 ——运动?
无论是作家、企业家,还是科学家,很多人都把跑步、健身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正如拉丁谚语所说:“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思想。”
但你知道吗?
实际上,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需要强壮的体能做支撑。没有充足的体力支撑,大脑就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集中与高效运转。
想要大脑高速运转、专注力持久,体能的支撑至关重要,且需要从小积累锻炼。
哈佛医学教授约翰·瑞迪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调查发现:运动不仅能健身、锻炼肌肉、增强体能,还能有效锻炼大脑,促进大脑发育,改造心智与智商,让孩子越来越聪明。
不是说,所有运动健将的学习成绩都特别好,但学霸几乎都会喜欢运动,特别是长期坚持一项运动。
因此,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让孩子喜欢上运动,孩子将一生受益。 孩子的青少年时期,也是塑造运动习惯的关键期。
学前阶段,通过篮球、乒乓球、游泳、跳绳等简单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促进长高,还能促进大脑发育。
经常锻炼且劳逸结合的孩子,不仅在学校少生病、出勤率全勤,这样不会耽误学习,还能有较好的学习成绩。
通过运动,孩子们培养了吃苦耐劳、不怕挫折、坚强勇敢的精神,这些品质能自然地延伸(或叫迁移)到他们的学习中。 孩子的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将拥有人生中非常宝贵的品质。
孩子大脑发育的最好营养剂
一是运动,二是做家务
除了运动,做家务,也是一种极好的大脑锻炼方式。 许多生活常识和动手能力,都是在家务中学到的。
家务,能培养孩子的条理性、独立性和动手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智力发展,还有助于他们将来解决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从小会做家务的孩子,会懂得很多生活常识,做事非常有条理,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长大后做科学实验、解决问题也会得心应手,不会胆怯,满怀欣喜和好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早期智力的发展水平,体现在手指尖上。” 而皮亚杰也强调:“智慧的花,开放在指尖上。” 手指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刺激和促进孩子的大脑全面发育。
想让孩子学会做家务,父母需要从小培养。 当孩子想做家务时,不要因为他们做得慢或者做不好,就简单阻止和制止。
感觉自己能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孩子做起家务来磨磨蹭蹭,是在耽误时间,这就在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最初,孩子做家务,就当做游戏,父母要有耐心,带着孩子一步步做,教会正确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知道流程,反复练习,慢慢就会越快越好。
随着反复练习,孩子会越来越熟练,手指的灵活度与大脑的协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孩子学会做家务,不仅学会了生活自理能力,能够独立生存,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精神,长大后父母也会很省心的。
人民日报也曾推荐过“孩子学做家务年龄对照表”,各位家长可以参考执行起来。
让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参与家庭里相应的家务活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责任感,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和自主,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在最后
让孩子从小喜欢运动、做家务,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刺激大脑发育,还能培养他们独立、自信、坚韧的优秀品质。
运动与劳动的双重锻炼,使孩子更聪明、更优秀、更自觉,未来也会更加自信、独立,拥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给孩子一份全面的培养,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更加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转发这份指南,让更多家长为孩子未来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