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口干频繁喝水还代表了什么?

47 2025-03-07


中医认为津液属阴,阴虚很大程度上说明体内津液少了,而一旦身体阴虚津少便容易心烦气燥、失眠多梦、口中发苦、口气重、口干舌燥随便吃点东西就容易上火



阴虚火旺

补充津液


大多数人认为缺津液必定就是缺水了,既然缺水,喝水补就行了,“吃什么补什么”,这都是通俗的老话题了,阴虚确实是让人想喝水,但咱们喝下去的水,和身体想喝的水可不是一回事。


喝进去的水,一小部分要经过五脏的转化才能变成津液,而大部分是直接体内一轮游,直接排泄出去了,所以要喝水,但是要喝身体能直接利用的“水”。


杏林君给大家推荐一碗滋阴润燥、补肾益气、除烦解渴,身体能直接吸收津液的汤——米汤


《本草纲目》记载:“米汤其滋阴功效胜于熟地也。”



做法:水和粳米,比例4:1,用砂锅煮,全程不要盖盖,大火煮开5分钟之后转小火保持沸腾状态,大约40分钟,看到米汤浓稠就可以喝了,米油补津液效佳。



肝火旺盛

清肝泻火


中医常说“肝火一烧,百病难熬”,春天正是肝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一旦肝火旺起来人的情绪就会不受控制,容易暴躁易怒上飞过一只鸟都可能怪它挡路了。


身体更不消说了,肝火烧起来以后五脏内就像架上了一个小火炉,所谓温水煮青蛙,五脏也会渐渐被小火炉烤干



胃变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伴咳嗽,火要是再大一点,就会上到头部,出现头痛头晕,部分女性可能还会有月经量增多或时间延长等情况。


这里杏林君给大家推荐一个养肝小金方,准备降火的菊花、排毒的金银花、养肝明目的决明子益肾精的枸杞、清肝热的牛蒡根、清香口气的桂花,科学配伍,清肝泻火、疏肝解郁每天泡一杯,男人强壮,女人漂亮!肝脏舒服了,身体才健康。



湿热过盛

清热祛湿


惊蛰前后雨水多,再加上南方最近回南天,好像走到哪都是湿漉漉的,人的身体就难免染上了湿,体内湿气加重以后,脾胃运化失常,体内的津液就没有办法去到它该去的地方,在身体内汇集堆在了一起。



现当代的人吃的又不错,在春天这个季节其实在吃上面是要讲究清补的,这个时候多吃点野菜最好了,但是很多人没有这么讲究,依然是大鱼大肉等油腻荤腥,脾胃消化不了,导致胃火炽盛


胃火不断升腾聚集在身体内的津液,不但湿气加重了,又进一步损伤脾胃,就会出现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嗜睡困顿、四肢乏力、大便黏腻、口干口渴的症状。


这种情况,杏林君给大家推荐一个中成药——清热祛湿颗粒。


清热祛湿颗粒:苍术、野菊花、陈皮、党参、黄芪、岗梅根、茵陈;



苍术擅长燥湿、野菊花清热、陈皮帮助气机运行,运化津液、党参补气补脾养胃、黄芪补脾气、岗梅根清热生津、茵陈清利湿热,同时打击湿邪和热邪,擅长把湿热向下引导,通过小便排出。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说白了就是免疫系统错误的攻击唾液腺和泪腺,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出现睛干涩、反复龋齿,严重的甚至吞咽干粮都困难。



除此之外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产生影响,从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一般在皮肤、关节、肾、等地方较为常见。


有数据显示,这种病在中老年女性群体发病率较高,女性是男性的9-20倍,如果有女性朋友出现口干+眼干超过两周,需要及时就医,将爱护自己放在第一位!



那今天内容就到这里啦,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可以【点赞】和点亮【在看】哦!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和家人朋友一起从小细节入手关爱身体健康!

备案号:浙ICP备2023037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