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到春天,就容易被上火困扰,尤其是惊蛰后。
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牙龈出血、流鼻血、清嗓子、长痘、中耳炎、扁桃体发炎……脏腑间“上火”:
心烦、脾气大、小便黄、大便干燥、睡不好、半夜出虚汗、生理期提前、腰膝酸软、手脚心热……

即使用了一堆清热解毒的药,也不管用,反而越来越严重。其实,这种火往往是阴虚与肾精不足引起的,属于虚火,需要滋阴补肾精。如果用对付实火的方法,一直清热解毒,只会“越清越旺”。
现代人普遍消耗太大,是引起阴虚与肾精不足、虚火旺的主要原因。既耗肾精又耗肝血,长此以往,其它脏腑功能也会失调。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过度用眼对肝血和肾精都是消耗。这些食物,易生内热。热邪又会反过来灼伤人体阴液,使肾阴亏虚,肾精不固。在五行上,肾属水,肝属木,肝木的生长需要肾水的滋养。

“阴虚”的肾水难以滋养肝木,就会导致肝阴不足,无法制约肝阳,从而引起“火苗儿上窜”的症状。今年又是乙巳年,从五运六气来看是“金运不及”之年。火气乘虚而入,肺金不足,木火偏盛,也更加容易上火。想要“平熄”这股虚火,就应该适当地滋阴补肾精。让肾水能够很好地滋养肝木,肝火就不容易乱窜了。
黄精和黑豆清洗干净,锅中加800ml水,煮开后小火再煮20分钟即可。- 如果手边有九蒸九制的黄精,也可以先吃上3块,再另煮黑豆水喝。
黄精:性甘平,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可以很好地补充肺脾肾的阴液。黑豆:色黑,入肾,煮水后可以很好地通过补肾阴来降虚火,避免火气继续上窜。肾主收藏,黑豆又有敛藏之性,能吸收掉热气、恶气。特别是那种绿心黑豆,青色属木,同时可以收敛胆经浮越的相火。这碗水,熬夜加班后,或是喉咙痛到影响进食之前,都可以喝上一碗。前段时间,我有个姐妹的家人出现喉咙痛,长泡,吃不下饭。连续喝了三天复方鱼腥草,一点没好,我就让她煮黄精黑豆水来喝。喝完第二天早上,她就反馈说好多了,可以吃饭了。第三天我再去问时,她已经完全好了。

黄精黑豆水,补精生阴,平衡肾中阴阳,使肝中的阴阳也能得以平衡。只要肝阴能制约住肝阳,肝火就能收放自如,不会乱冒火了。罗大伦老师曾在书中提到:滋补肾精,最重要的药物就是熟地。熟地山药汤,便是他分享的食疗良方。
猪脊椎骨一节 | 鲜怀山药一段

【做法】
1. 把所有食材清洗干净。
2. 新鲜怀山药洗净后,去皮切成小块。
3. 猪脊骨清洗干净后焯水,除去血沫和腥气(可以放点儿料酒去腥)。
4. 把所有处理好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
5. 关火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 冬天没有收藏好,春天容易干燥上火的朋友,尤其适合多喝。
熟地味甘,性微温,入肝、肾经。可以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是滋补肝肾的要药,也常和山药搭配来滋补肝肾。麦冬味甘、微苦、微寒,可养肺胃之阴,生津润燥,也能清心而除烦热。肉桂有引火归原、益阳消阴的功效,对于虚火上浮可以起到很好地引火归原。以上两个方子,一般对症,喝1-2次就能看到改善。不过,舌苔厚腻的痰湿体质人群不适合喝。

例如银耳、百合、桑葚干、绿色蔬菜等等,尤其是芹菜、菠菜、茼蒿、春笋、绿豆芽,可多食。忌:辛温发散的食物,容易耗伤体内津液
例如煎炸烧烤、辛辣重口、鸡肉羊肉等飞禽类食物,都属于辛温发散类,尽量少吃或不吃。
上火,其实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一个“警报”。不管是哪里着了火,都说明身体的内环境正面临失衡。
只要找到火源,精准灭火,身体就能很快恢复平衡。那些让你困扰着的问题,自然也会消失了。